[口头报告]青藏高原羌塘内流区水系格局与河流地貌特征

青藏高原羌塘内流区水系格局与河流地貌特征
编号:110 稿件编号:8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9-10 15:09:32 浏览:7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议:[暂无会议] »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羌塘内流区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组成,拥有独特的河湖拓扑关系和流域地形特征。受该区域精细化流域水系数据缺失的影响,现有研究对羌塘内流区的水系格局与河流地貌特征尚未开展全面研究。本文通过创新羌塘内流区流域水系提取方法,进而研制该区域高精度流域水系数据集,揭示内流河的空间分布与河流地貌特征,探讨内流河发育差异与所处流域的地形、气候条件和水文补给等因素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羌塘内流区拥有约430个相互独立的子流域,汇流面积大于50 km2的河流共1373条,河流平均长度约32.62 km,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海拔集中在4000~5000 m范围内。以子流域为统计单元,流域河网密度平均值为0.10 km/km2,平均加权河道纵比降为5.56‰,河流剖面形态主要表现为凹型偏平直态。相较于气候因素与水文补给关系,流域面积大小与流域地形特征对水系发育影响更为显著,更大的流域面积将有助于形成更大规模的河流网络与偏下凹形态的纵向河道,而在高程落差和坡度较大的流域内河流纵剖面相对更为陡峭。本文探讨了青藏高原内流河的空间分布、发育特征和对应影响因素,为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地表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河流地貌的基础数据与规律特征。
关键字
羌塘内流区;水系格局;河流地貌;流域划分;河网密度;河流纵剖面
报告人
刘凯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稿件作者
刘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会议总协调:陈跃红 15380782688

分论坛安排:周亚男 17625908703

赞助商招商:何祺胜 13585107318

报名注册与缴费:方  博 13659846088

宾馆预定与餐饮:刘芦萌 18813154614

会议服务:孙佳妮  15201086188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